在桥梁工程中,为了满足对桥梁变形的高精度观测需求,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系统化的监测步骤。首先,我们进行观测元件的制作,并将其安装在即将浇注的桥梁墩台、梁体和涵洞中。随后,元件通过专业埋设工艺固定,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并收集相关数据。最后,我们对观测结果进行详尽分析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梁体及每个桥梁墩身上设置的观测标,这些观测标包括墩身观测标、桥台观测标、梁体观测标、涵身观测标和涵顶沉降板等,它们的合理埋设和精确观测,为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桥梁变形监测
◉ 监测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2)《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GB 50982-2014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16
◉ 使用仪器设备
全站仪:一测回测角中误差±1.0秒,测距中误差1+1.0ppm。
水准仪DS05:一千米中误差为0.5mm。
测斜仪:测量范围(±30°);灵敏度(每500mm测管±0.02mm);系统精度(每15秒测管误差±4mm)。
振弦式频率读数仪 :精度0.2%F.S。
裂缝计:精度0.01mm。
◉ 监测流程
制作观测元件→墩台(梁体、涵洞)浇注→埋设观测元件→进行沉降观测→收集观测数据→观测结果分析、评估。
为满足桥梁变形观测的需要,应在梁体及每个桥梁墩身上设置观测标。观测标埋设包括墩身观测标、桥台观测标、梁体观测标、涵身观测标、涵顶沉降板等。
◉ 报告周期
按桥梁变形监测方案进行观测工作,每月按要求格式汇总观测资料,适时将汇总的观测资料提交及后期整理、分析。
以日报形式整理监测结果,还包括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提交专题分析报告,施工过程中提交阶段性总结报告,监测工作结束后,编写综合检测报告。
服务优势
服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