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资讯
1.甘肃省委省政府调查组通报关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
甘肃省委省政府调查组于7月20日发布了关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调查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省纪委监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参加,并请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专家参与。国务院食安办派出工作组指导督办。
经公安机关查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厨师贺某霞先后于2024年4月23日、2025年2月20日两次通过网购平台购买红、黄、绿色颜料。厨师牛某元、文某芳在上述颜料外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的情况下,将颜料掺入面粉用于制作玉米卷肠包、三色红枣发糕,从2024年5月至案发,平均每月6次向幼儿和教职员工提供食用。
目前,案件主要事实已查清,涉案财物已查封扣押,公安机关已对朱某琳、李某芳等6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执行逮捕,对2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对3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2.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一部门印发贵州省白酒行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
为加强白酒行业全领域全环节监管,维护白酒市场正常秩序,推动贵州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从加强准入环节监管,规范白酒产业发展、加强生产环节监管、加强流通环节执法、构建多元共治四个大的方面22个具体规定,按照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强化失职责任追究、加强工作信息报送的工作要求开展工作。
工作分为两个阶段:集中整治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12月20日)。深入摸排案件线索,以开展全省酒类市场“全链条”监管和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的专项执法为抓手,结合白酒产业知识产权守护行动等,全面开展集中整治。工作总结阶段(2025年12月2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深入分析全省白酒行业集中整治开展情况,提炼工作亮点、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和联动协作机制,总结可借鉴、可复制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法规资讯
1.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批准发布GB/T 45701-2025《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持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是校园配餐服务管理首个国家标准。标准明确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全链条的规范指引,为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标准化指导。同时,标准提出了有关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交流、防止餐饮浪费的操作指引,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膳食平衡、节约环保理念,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助力进一步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切实提升校园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水平。
2.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山东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
2025年7月21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山东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细则》共八十九条,主要内容有总则、许可审查通用要求、餐饮服务的许可审查要求、食品销售的许可审查要求、其他类食品经营的许可审查要求和附则等6个方面。《细则》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8月31日。
《细则》主要特点:一是按照审批与监管协同的原则,吸收采纳了食品经营监管方面2部国家标准的23条要求、总局4个规章或公告的6条要求,将监管方面政策文件对食品经营单位硬件配备的要求纳入许可审查范围,进一步增强了审批、监管要求的一致性。二是根据基层实际进行探索创新。实施食品经营许可全流程电子化,推广应用电子证书;结合山东省集中审批实际,要求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人员参加现场核查;与营业执照的“一照多址”衔接,多个地址可分别办理许可;参考食品生产许可,创新性提出,允许现场核查时只通过部分申请项目,并只对核查通过的项目发放许可。三是借鉴吸收了7个省份《细则》的17条内容,以提升《细则》的可操作性。
茶叶行业
1.浙江茶叶出口形势喜人瞄准品牌与多元拓出海路径
浙江是中国茶叶出口大省。其出口茶的主要类别是珠茶和眉茶等绿茶。2024年,浙江的茶叶出口量达15.6万吨、出口额4.7亿美元,已持续多年居全国前列。近期该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将加快制定《浙江珠茶》《浙江眉茶》团体标准,健全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标准体系,促进国际认证互认;协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质量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支持科研院所积极参与ISO、FDA等国际标准制修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
浙江的另一着力点是打造出口品牌,助力名优绿茶“出海”。该省将加快名优绿茶全球推广,支持茶叶出口企业参加国际性农产品会展;依托浙商海外资源,开展海外茶文化展示交流,拓展名优绿茶国际市场新消费;鼓励重点企业到境外开设窗口,在新兴市场持续开展浙江出口茶推介活动;依托杭州、宁波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开拓茶叶跨境电商业务。
2.第六届国际(乐山)绿茶大会在四川峨眉山市开幕
2025年7月17日,以“峨眉山茶世界共享”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乐山)绿茶大会暨峨眉山茶产销对接会在四川峨眉山市开幕,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阿尔德科,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视频致辞。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吉布斯,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市委书记赵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迎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淑芳,市政协主席黄平林等参加有关活动。
目前,乐山已成功打造140万亩高品质茶园,年产干茶15万吨。在活动现场,乐山5个茶叶重点县及3家企业与省内8家企业签订了9个茶产业建圈强链投资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24.1亿元;8家茶企与来自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内外企业签订峨眉山茶购销协议14个,共计人民币4.59亿元、美元800万;5个重点县(市)及茶企与科研院所、高校签订8个科技合作协议。达到了茶叶产销对接、茶文化交流、茶产业合作的多重效果。
肉制品行业
1.2025年5月及前5个月肉及肉制品贸易概况
2025年5月,中国进口肉类51.3万吨,环比减少0.1%,同比减少7.9%。2025年前5个月,中国进口肉类267万吨,同比减少3.9%;进口额为96.4亿美元,同比减少1.5%。
5月份,牛肉进口量占肉类进口总量38%,猪杂碎、猪肉、禽产品、羊肉占比依次为19.3%、18.3%、12.7%、6.8%。
前5个月,牛肉进口量占肉类进口总量40.6%,猪杂碎、猪肉、禽产品、羊肉占比依次为17.8%、16.8%、13.5%、6.9%。
2025年5月,中国共从32个国家进口肉类51.3万吨。居进口量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巴西、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从以上五国合计进口32.5万吨,占进口总量63%。阿根廷、俄罗斯、荷兰、加拿大、乌拉圭居进口量第6到10位。
5月份中国从主要进口来源国进口量的同比波动较大。其中,从巴西、美国、阿根廷进口量同比大降,降幅依次接近17%、33%、49%;从西班牙、俄罗斯、澳大利亚进口量同比大增,增幅依次接近29%、32%、47%。
2.紧扣民生关注,柳州市场局推进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肉类制品生产经营行为,柳州市城中区市场监管局紧扣民生关注,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对辖区肉制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开展全链条监督检查。重点查验是否采购或使用来源不明、未经检疫检验肉类的违法行为,对冷藏冷冻设备运行状况及“三防”措施落实情况逐一核查,督促企业对工艺布局、过程管控、标签标识、储存条件等问题进行优化升级。以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等为重点区域,以烧烤店、炸串店、火锅店等餐饮服务主体为重点对象,严查低价肉冒充高价肉、预制调理肉冒充“原切肉”等欺诈行为,督促经营主体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禁销售来源不明、检验检疫不合格或证货不符的肉制品。加大抽检力度,拓宽社会监督渠:坚持问题导向,畅通12315投诉举报通道,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同时,强化违法线索排查,形成“抽检+执法+共治”闭环监管模式,持续提升打击精准度。
夏季关于肉制品的消费安全提示
肉制品是指以畜禽产品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是老百姓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肉制品营养丰富,属于高危易腐食品原料之一,为保障广大消费者健康,在此特做如下消费提示:
一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优先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农贸市场、超市专柜或品牌肉店等商户,选购时重点关注贮存肉制品的冷藏(冻)柜运行温度是否正常,是否按照标签标示的温度进行贮存,经营场所的卫生环境是否干净整洁。避免在无经营资质、卫生条件差、无对应贮存条件的场所购买。
二是做好感官鉴别。购买预包装肉制品时,首先观察包装,确保包装完整无破损,无胀袋、渗漏情况。购买散装或预先包装但需计量称重的肉制品时,要细致观察肉制品颜色与质地,颜色应自然,质地均匀,具有正常肉味,无酸败、哈喇味或刺鼻的化学味等异味。
三是检查食品标签。购买预包装肉制品(如火腿、香肠等)时,检查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生产厂家、地址及SC许可证编号,拒绝购买标签信息模糊、缺失或涂改的产品。
四是留意外出就餐。优先选择经营资质齐全、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饮单位就餐。消费时应格外留意颜色异常鲜红的肉(存在亚硝酸盐超标风险隐患),或价格明显偏低的肉制品(存在原料为走私肉、病死畜禽肉风险隐患)。同时谨防不良商家将调理肉制品冒充“原切肉”售卖、将其他畜禽肉用于假冒牛(羊、驴)肉制品等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违法行为。
五是保留消费凭证。购买肉制品时务必主动向商家索要并妥善保存好购买凭证(可以是购物小票、销售凭证或发票等有效凭证)。凭证信息要尽可能清晰完整,包含购买日期、商品名称、重量、单价、金额、商户名称或摊位号等。这是证明消费关系、明确责任主体的关键证据。如发现消费的肉制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投诉,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