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服务

作为中国第三方检测与认证服务的开拓者和领先者,CTI华测检测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检验、测试、校准、认证及技术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纺织服装及鞋包、婴童玩具及家居生活、电子电器、医学健康、食品及农产品……等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

特色服务

全面保障品质与安全,推动合规与创新,彰显品牌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健康、更安全、更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资讯

中国A股“入摩”四年ESG影响力分析——以深圳上市公司为例

发布时间:2022-03-14 浏览次数:2284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以及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ESG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乃至是否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重要衡量方法。

中国A股上市公司自2018年第一批“入摩”已有四年,中国上市公司ESG绩效表现与国际影响力,我们划定走在中国创新前沿的深圳市,选取深圳市上市公司为研究范围,以纳入华测CTI-ESG数据库中的深圳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与ESG绩效表现。

ESG投资方法在市场端应用取得阶段性成功

2006年,高盛首次提出了ESG理念。随后,在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PRI)的推动下,ESG得到了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者的积极响应,成为成熟发达市场的主流价值理念和策略。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的数据,截至2021年,可持续投资均呈增长趋势,ESG相关投资规模达到35.3万亿美元,占世界五大市场所有资产的三分之一以上。

国际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已达成共识,将ESG作为识别风险和创造价值新机会。机构投资者主动将ESG因素纳入投资采购、尽职调查和投资组合决策中。ESG相关因素虽然没有被纳入公司年报,但是确会影响未来回报。

2018年,明晟(MSCI)宣布将A股纳入其指数系列,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外资逐渐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中不可忽略的力量。MSCI对所有被纳入指数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ESG评级,同时评级结果被国外机构投资者纳入投资决策流程中,作为是否购买股票的基本考核和重要依据。ESG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也持续提升。

MSCI基于10年的数据论证发现,在海外成熟市场践行ESG投资理念和实践可获得超额收益,ESG评级较高的公司可带来比ESG评级低的公司更高的回报。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市值波动与ESG评级呈正相关。2021年,MSCI共对90多家A股公司更新了ESG评级,在评级提升的上市公司中,90%公司市值在评级调整后呈现增长。

ESG市场端应用有效性推动政策端发力

ESG投资应用的有效性推动全球监管机构密集出台ESG信息披露政策和ESG投资监管政策。

1.国外ESG信息披露和ESG投资政策形成闭环

美国:2010年SEC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披露指导意见》,美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开始发展。2021年6月众议院通过《ESG信息披露简化法案》,更大大幅提高ESG信息披露要求。除此以外允许在投资决策中进一步整合ESG因素,并开始围绕金融市场对ESG的应用制定规则。

欧盟:2021年4月欧盟通过一项提案,要求所有的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必须披露ESG报告。同时欧盟努力促进资本流入环境可持续项目和投资,并遏制虚假的绿色项目,即所谓的“漂绿”。2019年12月9日,欧盟公布《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于2021年3月10日生效。要求下投资公司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实体和产品层面的披露内容、方法和表述方式,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SFDR将影响全球所有资产管理和咨询公司,包括亚太地区和中国的公司。这也可能预示着全球绿色发展和投资领域的一种趋势。

2.中国:从“双碳目标”实现中推动ESG整体发展

目前来看,中国ESG信息披露问题是整个系统症结所在。中国A股市场仍然是遵从自愿性披露原则。投资者非常期待监管机构出台强制性信息披露政策、明确ESG整合和尽职管理的要求,以提高上市公司ESG绩效,并达到ESG投资方法的有效性。

目前在中国,“双碳目标”是核心议题,中央政府、生态环境部等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目标实现,如中央政府制定“N+1”体系指导2060碳中和目标实现、启动全国碳市场。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以期通过建立完善的ESG投资生态系统,从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生态环境部,纷纷发布针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企业信息披露指南和法规,或将开启企业ESG信息披露的新时期。

深圳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与绩效分析

1.研究说明

研究对象。截至2022年3月5日,深圳市上市公司共372家,共涉及到12个行业门类及46个行业大类。共83家企业发布独立ESG报告,占比22.3%。华测CTI-ESG数据库覆盖了106家深圳市上市公司,其中64家发布独立ESG报告。我们以这64家上市公司为重点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方法。我们通过公开渠道,如ESG报告、年报、官网、专题报告、媒体、监管机构等,采集ESG信息,并进行专业量化评估,最后给出评级结果,将评级结果分为AAA、AA、A、BBB、BB、B、CCC、CC、C、D十个等级。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E、S、G三大主题下涉及环境、员工、产品/服务、供应链、社区、公司治理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议题管理与实践内容。不同同行不同实质性议题,考察分为一般性议题和行业议题。同时CTI-ESG评级在参考国家标准、国家评级机构等评级内容,如创新激励机制、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董事会等议题;根据中国监管政策的不同以及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增加中国特色议题,如回应国家重大战略等议题;同时在全球和中国“双碳目标”下,增加应对气候变化议题。

2.CTI-ESG研究结果分析

(1)总体排名

根据华测CTI-ESG评级结果显示,没有评级在A及以上的上市公司。最高评级结果为BB,共5家,占比5%;评级结果为B,共8家,占比8%;评级结果为CCC,共13家,占比12%;评级结果为CC,共18家,占比17%;评级结果为C,共17家,占比16%;评级结果为D,共45家(占比42%),其中42家上市公司没有发布ESG报告,其他渠道公开的ESG信息也很少。(具体评级结果名单见附件)

评级结果为BB的上市公司是:中国广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没有发布ESG报告上市公司为42家。发布报告页数在30页以下,共10家,占比9%;30-50页报告15家,占比14%;50-100页报告29家,占比27%;100页以上报告共10家,占比9%。评级结果较高上市公司一般ESG报告篇幅较长,披露内容较为丰富。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H股上市公司CTI-ESG评级结果优于深圳市上市公司(大部分A股上市),H股上市公司评级结果均在B及以上。H股上市公司均披露ESG报告,并按照联交所的ESG披露指引进行信息披露,披露质量普遍较高。

(2)环境部分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在环境管理方面,36%的企业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仅有1%的企业公布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覆盖率的情况。77%的企业制定了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但是仅有25%企业制定气候变化目标。其中25家上市公司(占比23%)进行CDP问卷填报(主要是披露环境信息)。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比亚迪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定减碳目标回应气候变化议题。充分利用新能源领域独特优势,推出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云轨和云巴等一揽子绿色解决方案。同时制定碳减排目标,签署COP26《零排放中、重型车辆全球谅解备忘录》,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中、重型卡车的销售占比达到30%,204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中、重型卡车的销售占比达到100%,以促进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和国内重点关注议题。国际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制定气候变化目标与组织架构,制定碳减排相关措施与路径,加入气候变化相关国际组织等积极回应气候变化。是否制定气候变化目标以及实施路径,成为国际标准、国际评级机构衡量上市公司的重要内容和标准。

(3)社会部分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在员工管理上,72%的企业为员工制定了晋升发展政策,然而仅5%的企业披露了吸引及留任人才政策。在研发创新方面,近一半企业制定并披露了研发创新政策。在供应商准入方面,58%的企业将社会责任相关的内容纳入了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关于隐私与数据安全方面,34家企业披露了客户隐私与数据安全政策说明。21%的企业通过了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在国际标准与国际评级机构关注度较高的议题,如专业人才留任、供应商管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深圳市上市公司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上议题实践和信息披露。

(4)管治部分

在公司治理方面,仅16家企业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占比15%。42%的企业中,有具体信息资料显示董事会及高管参与ESG相关工作。在重大性议题识别方面,36%上市公司具有识别和确定实质性议题过程。

国际标准、国际评级机构以及机构投资者,一般比较关注董事会的独立性;ESG绩效CEO负责制,并且ESG绩效与薪酬挂钩;商业道德实践,如公平竞争、反商业贿赂等。由于国内与国外监管政策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内上市公司需要从以上提升ESG工作。

3.国际影响力分析—以MSCI为例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72家上市公司暂未纳入MSCI评级范围(部分之前被纳入,后又调整出去),占比68%。MSCI评级结果为A上市公司共两家,分别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企业都在BB及以下。深圳市上市公司国际资本市场影响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ESG工作建议

通过对上市公司ESG进行数据采集、专业评估,记录和展示中国上市公司ESG表现与变化,通过我们数据研究可以看到在,深圳市上市公司整体ESG水平在提升,但是相较于国际资本市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重要议题管理和实践方面,比如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力管理、信息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董事会管理、ESG管理等方面。

中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与绩效表现,直接影响ESG投资方法的有效性,体现在中国上市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并最终体现在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结果。

那么,如何提升中国上市公司ESG管理和国际资本市场影响力,获得更多国际资本的关注和青睐,就成为每一家上市公司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我们通过对全球上市公司进行研究,从中寻找中国上市公司差距,同时寻找提升路径和经验方法,供中国上市公司参考。

1.摸底诊断与提升路径

按照国际标准、监管政策、国际评级机构评级框架,逐一比对实际经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寻找差距,确定未来管理提升方向。

首先在董事会层面确定ESG管理架构,明确职责,进行顶层设计并与绩效挂钩。其次设立专门ESG部门,建立政策制度体系、机制与流程、绩效与评估办法等。最后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和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ESG目标,以目标牵引ESG工作,保证ESG表现与绩效逐年提升。

2.完整有效的信息披露

随着中国ESG监管政策越来越严,中国上市公司需要进行完整有效的信息披露。首先确定参考标准,一是按照监管机构(生态环境部、证监会、交易所等)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二是关注国际评级机构评级框架与内容,确定对外信息披露框架、内容、程度等。其次是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监管要求以及国际评级机构会关心:高管主动纳入和倡导ESG工作,有专门的职责划分、专业的能力并与绩效薪酬挂钩;识别并解决重大的ESG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董事会多元化与包容等;健全的ESG风险监测、完善的政策和措施、ESG优秀实践带动行业发展、完善的报告框架等。最后是确定信息披露的思路,按照科学方法确定实质性议题,从组织管理、政策制度、管理机制与流程、实践与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披露。

3.积极主动的对外沟通

除了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完整的信息披露以外,上市公司可以积极主动的与监管机构、国际评级机构、机构投资者进行沟通。每年将ESG报告进行公开发布,除了提交监管机构,还可以在官网、媒体等渠道发布。主动与国际评级机构进行沟通,积极回复问卷填报。同时还可以主动有机构投资者进行沟通,并积极回复机构投资者针对ESG问题的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