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I公司 陕西 项目负责人 王杰 完成日期 2024.11
-
建设单位名称、地址及联系人
建设单位名称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铝业分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地 址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陕西有色榆林循环经济产业园
联 系 人
王锦春
-
技术服务项目组人员名单
项目组组成人员名单:王杰、任科朋、席宁、高康营、邓保君、高源、谢冰、金侠、张晓容、樊建玉
-
技术服务人员信息
时间
工作内容
技术人员
建设单位陪同人
2024年7月20日
现场调查
王杰、任科朋
王锦春
2024年7月25日8月8日
现场采样与检测
王杰、任科朋、席宁、高康营、邓保君、高源
王锦春
2024年7月29日至8月19日
实验室分析
任科朋、高源、谢冰、金侠、张晓容、樊建玉
/
-
证明现场调查、现场采样、现场检测的图像影像
-
结论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XG1-2019该企业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的铝冶炼(C3216)。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该企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结合本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检测以及对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分析、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的分析,本企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
综上所述,本报告认为,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体布局、设备布局、生产工艺、辅助用室的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个人防护用品基本满足《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GB39800.1-2020的要求。如能在运行过程中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建议,严格执行各项职业卫生规章制度,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可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14建议
通过以上各章节对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全面分析、检测和评价,陕西华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针对企业各方面职业病防护设施存在的不足,综合提出以下防止职业病危害建议,供该公司在日后工作中进行完善。
14.1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 职业卫生档案
企业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2号)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健全、完善下列职业卫生档案资料: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2)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3)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4)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5)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6)劳动者个人职业康监护档案。
-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建议企业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相关内容;安全环保部定期检查各部门对各项职业卫生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执行不力的部门进行问责,责任落实到人。
-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
若贵公司生产工艺和原辅料未发生变化,建议企业在以的工作中应每年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检测资质的公司按照表6-4对其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告知员工;若贵公司生产工艺和原辅料发生变化,建议企业重新编制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铝业分公司)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年度检测。
(4)职业病危害申报
本次评价结束后,企业安全环保部应将本单位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工艺和材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等进行汇总后,填写《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向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申报备案。
(5)建议企业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5号)的要求在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
(6)建议企业重视生产设备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维修和管理,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对防护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保障防护设施的正常运转。
14.2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1)建议企业给大修车间的电焊机和二保焊机等应设置移动式烟气净化器。
(2)建议企业给钢爪维修间的电焊机和氩弧焊机等应设置移动式烟气净化器。
(3)建议企业给X射线荧光分析一室对外侧墙距地面0.3m-0.5m处安装机械排风,风机的换气频次应为3次/小时。
(4)建议企业给X射线荧光分析二室对外侧墙距地面0.3m-0.5m处安装机械排风,风机的换气频次应为3次/小时。
(5)建议企业给质检计量中心的2台X射线荧光仪和1台X射线衍射仪均应设置控制区和监督区的警戒线。
(6)建议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电解车间、铸造车间和铝灰处理间分别应设置车间浴室,并应设置更衣柜,采用工服和便服分柜储存。
14.3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与管理
- 建议企业按照《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的要求,将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佩发表进行更新,并保证按时、足额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并完善、保存、归档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相关资料。
(2)建议企业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监管,督促员工按要求佩戴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上岗作业。特别重点关注表13-2关键控制点的员工是否正确佩戴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上岗作业。
14.4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建议企业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对新进、在岗和离岗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分别进行岗前、在岗和离岗职业健康体检,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在岗体检应体检的项目详见表8-1。尤其重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和个人剂量检查等。
14.5完善应急救援防护设施
- 建议企业在电解车间安装有毒气体(氟化氢和一氧化碳等)报警器、事故连锁装置和事故排风;其中数量和位置找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事故排风换气次数为12次/小时。
- 建议企业增加电解车间应急救援柜中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数量,保证在班人员每人1个,并多配2—3个作为备用。
- 建议企业给供电车间值班室佩发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数量为一系列GIS室和二系列GIS室巡检工在班人员数量,并多配2—3个作为备用。
- 建议企业给电解车间、铸造车间、净水厂、污水处理厂和供电车间外显著/合适位置安装风向标。
(5)建议企业给质检计量中心放射人员配置1台X-Y检测仪,为了完成企业自行检测的要求。
(6)建议企业给放射工作人员佩发个人剂量计,并对个人剂量计每3个月进行一次监测。明确放射工作人员实际辐射剂量是否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年剂量限值的要求。
(7)建议企业和当地附近应急救援医院应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且该医院的应急救援能力应满足企业的应急救援需求。
(8)建议企业加强应急救援的演练,通过演练不断总结,使员工熟练掌握应急救援设施的使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