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情况
RASFF通报是欧盟针对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的违规通报。近期RASFF通报共17起。
产品来源国:17起违规案例中,来自中国15起,西班牙1起,未知1起。
通报原因:涉及重金属迁移4起,初级芳香胺迁移2起,密胺材料不稳定2起,植物纤维制品2起,其他违规原因还有回收塑料未申报,缺少合规文件(DOC和测试报告)等。
通报产品
NO.1通报产品:陶瓷刨丝器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德国
原产地:西班牙
通报原因:铅迁移7.7±2.7 mg/dm²,13.3±4.7 mg/dm²,9.4±3.3 mg/dm²(合格限值0.8mg/dm2)
处理措施:从消费者处召回,撤出市场
NO.2通报产品:玻璃杯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波兰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铅迁移>8.0mg/件(合格限值<2.0 mg/件),镉迁移>8.0mg/件(合格限值<0.2 mg/件)
处理措施:撤出市场
NO.3通报产品:酒杯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德国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杯边铅迁移23.6和28.6mg/件(合格限值2.0mg/件),镉迁移2.1和3.1mg/件(合格限值0.2mg/件),钴迁移200.5和168.8mg/L。
处理措施:从消费者处召回
NO.4通报产品:烧烤架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意大利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总迁移100±33.0 mg/dm²。锰迁移9.1±2.47 mg/kg(合格限值0.1mg/kg),铬迁移0.9±0.22 mg/kg(合格限值0.1mg/kg),镍迁移6.5±1.78 mg/kg(合格限值0.1mg/kg)。
处理措施:官方扣留
NO.5通报产品:尼龙勺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斯洛文尼亚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初级芳香胺迁移0.0051 mg/kg,0.0071 mg/kg,0.0046 mg/kg,0.0052 mg/kg,0.0029 mg/kg,0.004 mg/kg(合格限值0.002mg/kg)。
处理措施:从消费者处召回
NO.6通报产品:塑料餐具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西班牙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初级芳香胺迁移>0.050 mg/kg(合格限值0.002mg/kg)
处理措施:官方扣留
NO.7通报产品:密胺盘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芬兰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三聚氰胺迁移超标(合格限值2.5mg/kg),并且迁移值升高,材料不稳定。
处理措施:官方扣留
NO.8通报产品:密胺托盘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西班牙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甲醛迁移升高,材料不稳定。
处理措施:官方扣留
NO.9通报产品:麦秆咖啡杯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瑞典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使用了植物纤维(小麦秸秆)。
处理措施:禁止使用
NO.10通报产品:塑料砧板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意大利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使用了植物纤维(竹纤维);甲醛迁移8mg/kg(合格限值15mg/kg)。
处理措施:被操作员扣留
NO.11通报产品:密胺产品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荷兰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甲醛迁移19.23mg/kg(合格限值15 mg/kg)。
处理措施:销毁
NO.12通报产品:饮水瓶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法国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双酚A 54.8µg/L(禁止含有),铝迁移5.2mg/kg(合格限值5mg/kg)。
处理措施:从消费者处召回,撤出市场
NO.13通报产品:回收聚丙烯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斯洛文尼亚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不符合回收塑料法规EU 2022/1616的要求,因为聚丙烯的回收技术不在附件I中,也未作为新技术通报。
处理措施:暂无
NO.14通报产品:尼龙厨具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斯洛文尼亚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缺少DOC和测试报告。
处理措施:暂无
NO.15通报产品:硅胶模具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斯洛伐克
原产地:未知
通报原因:VOC 1.103%,1.078%
处理措施:撤出市场,公众警报
NO.16通报产品:菜刀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克罗地亚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菜刀上有锈迹
处理措施:销毁
NO.17通报产品:丁腈手套
产品类别:食品接触材料/制品
通报国家:意大利
原产地:中国
通报原因:总迁移13.9 mg/dm²(合格限值8 mg/dm²)
处理措施:官方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