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服务

作为中国第三方检测与认证服务的开拓者和领先者,CTI华测检测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检验、测试、校准、认证及技术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纺织服装及鞋包、婴童玩具及家居生活、电子电器、医学健康、食品及农产品……等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

特色服务

全面保障品质与安全,推动合规与创新,彰显品牌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健康、更安全、更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资讯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方案 | 重组胶原蛋白类产品

发布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1012

  一、基本概念

  胶原蛋白(简称胶原)是人体组织器官的主要结构蛋白,参与人体组织修复。目前已知的有28种类型胶原蛋白,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40%,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材料。胶原蛋白材料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人体皮肤、口腔、硬脑膜等组织的修复以及医疗美容等领域。目前国内外医疗器械市场的胶原产品主要由动物组织及同种异体组织(皮肤、胎盘等)制备。

  重组胶原蛋白以生物体内胶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模板,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酶切和拼接后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转入到以大肠杆菌、毕赤酵母菌为主的工程细胞内,并利用工程细胞的快速生产能力制备获得的胶原蛋白。

 

 

  二、重组胶原蛋白-政策支持

  2021年3月《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颁布

  2021年4月《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颁布

  2022年8月《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YY/T1849—2022)正式实施

  2023年1月《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解读颁布

  2023年5月《重组胶原蛋白创面敷料注册审查指导原则》《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评价指导原则》颁布

  2023年7月YY/T 1888-2023《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行业标准颁布

 

  三、风险管理类别

  根据国家药监局于2021年4月13日发布的《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重组胶原蛋白类产品的管理类别应当不低于第二类。可按如下进行分类界定:

  第二类医疗器械:1)作为止血和防黏连材料应用时,若产品不可被人体吸收且仅用于体表时;2)作为医用敷料应用时,若产品不可被人体吸收且用于非慢性创面。

  第三类医疗器械:1)无源植入物;2)作为止血和防黏连材料应用时,若产品可部分或全部被人体吸收或者用于体内;3)作为医用敷料应用时,若产品可部分或者全部被人体吸收,或者用于慢性创面。

  药械组合:实现医疗器械用途,同时含有发挥药理学作用的药物成分时,应当根据产品主要作用机制判定以药品作用为主或者以医疗器械作用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

  不作为医疗器械:不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医疗器械定义,例如(但不限于)用于改善阴道干涩状态的重组胶原蛋白类产品。

 

  四、性能指标

  一般要求:外观、可见异物、装量、无菌、体外降解、体内降解等

  物理性能要求:渗透压摩尔浓度、推挤力、热稳定性等

  化学性能要求:

  鉴别及成分定量:总蛋白含量、胶原蛋白纯度、分子量(电泳法)、分子量(高分辨质谱法)、等电点、氨基酸序列确认、肽段覆盖率、质谱法C末端序列分析、质谱法N末端序列分析、肽图、消光系数、电泳图型、液相层析图谱;-结构表征:氨基酸异质性分析、胶原蛋白原子结构解析、圆二色(CD)光谱、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微量差示扫描量热谱;

  杂质控制相关:重金属总量、微量元素、细菌内毒素、外源性DNA残留、宿主细胞蛋白残留、残余抗生素含量、残余抗生素活性、碳水化合物结构、炽灼残渣、酸碱度、有害小分子及添加剂残留量、分子变异体。

 

  五、产品检测方案

国内注册-检测方案

 

国际注册-检测方案

  华测检测医疗器械实验室目前已经获得了以上大部分测试标准的CNAS、CMA授权,测试项目包括:生物相容性测试、毒理学评估、灭菌验证、无菌医疗器械包装验证、包装运输等,可以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供【重组胶原蛋白类产品】全球市场准入的一站式注册检测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