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集团(全称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在中国福州注册成立,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安全玻璃和工业技术玻璃的中外合资企业,2004年12月开始陆续投产,有三条日熔化量600吨的汽车级优质浮法生产线,项目引进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美国PPG浮法玻璃生产技术及设备,较国内其他浮法玻璃生产线,生产稳定、操作安全可靠,有利于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生产工艺和设备符合清洁生产;年产值9.26亿元。现年产370661吨浮法玻璃
2020年10月首次委托福建共益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2022年6月委托厦门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全厂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该企业至今未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未发现职业病危害病人。
-
用人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福建省福清市福耀工业村
联系人
王新龙
-
服务机构信息
工作内容
时间
人员
陪同人
现场调查
2022年3月10日
钟婷玉、杨妙芬
王新龙
采样/检测
2022年6月27日~2022年7月2日
杜帅雨、郭淑娟、杨妙芬、郭秀
倪文隆
项目负责人
郭秀
行业技术人员
钟婷玉
卫生工程人员
杨妙芬
公共卫生人员
朱剑恩
报告书审核人
杨万华
报告书签发人
曾荣花
-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检测结果
粉尘:石灰石粉尘、白云石粉尘、其他粉尘、矽尘、电焊烟尘;
化学因素: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锡、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臭氧、氨、六氟化硫、盐酸、氢氧化钾;
物理因素:高温、噪声、紫外线、工频电场
该企业各检测岗位的短时间粉尘浓度除了2#机给料皮带头轮、2、3#线窑头的矽尘浓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余各检测岗位的粉尘浓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规定的限值要求。
各工种接触粉尘的个体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规定的限值要求。
工种接触的毒物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19)规定的限值要求.
该企业除制造一、二、三厂熔窑主控、熔窑作业员、熔窑维护员、制造三厂锡退值班主任、锡退作业员、锡退主控员接触的高WBGT指数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外,其余岗位接触的高温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可知该企业检测的噪声、紫外辐射、工频电场,各岗位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的限值要求。
-
结论
项目
判断
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1.总体布局
——
2.设备布局
——
3.建筑卫生学
基本符合
2#机电子秤旁、2#机混合皮带头轮、配料控制室、2#线退火窑、3#线退火窑、3#线锡退控制室岗位的照度不合格
4.职业病危害因素
符合
2#机给料皮带头轮、2、3#线窑头的矽尘浓度不合格;制造一、二、三厂熔窑主控、熔窑作业员、熔窑维护员、制造三厂锡退值班主任、锡退作业员、锡退主控员接触的高WBGT指数不合格
5.职业病防护设施
符合
——
6.应急救援设施
基本符合
①未在熔窑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②未进行防止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中毒的应急救援演练。
7.职业健康监护
基本符合
①未组织所有需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离岗、在岗期间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②个别岗位体检项目不具有针对性,如水油气运行员未进行氨的职业健康体检
8.个人防护用品
基本符合
①熔化单元熔窑主控、熔窑维护员、熔窑作业员、锡退单元值班主任、锡退主控员、锡槽维护员、化工科管理员配备口罩为3M N9502+防颗粒物口罩,建议改为防毒口罩
②电力维修人员、电力运行人员未发放防静电手套
③氢站运行员未配备防腐蚀手套和防毒口罩
9.辅助用室
符合
——
10.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基本符合
①职业卫生档案不够完善;
②公告栏内公布的内容未包含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③未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设施方案
12.职业病危害告知
——
13.职业卫生培训
不符合
未组织劳动者进行岗前、岗中职业卫生培训
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不符合
未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申报
15.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
部分落实
熔窑段未配备一氧化碳报警器、警示标识设置不全、未组织所有需要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未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和培训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 5号〕)》该企业属于C30:金属矿物制品业中的C304玻璃制造,职业病属于严重的建设项目
-
现场技术服务影像资料